道教仙迹:凝眸远鉴武当远,索笔分题鸣凤险

2020-08-14 09:33:56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位于湖北省远安县城西南3.5公里处“依山而居,揽山望月”的鸣凤山是一座险峻、秀美,融道教文化与丹霞山水风光于一体、与武当齐名的仙山。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形容其“如凤之将啸”。鸣凤山海拔高度408米,相对高度 288米,是国家AAAA级景区。山顶上的鸣凤山道观,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鸣凤山道教与武当山全真派一脉相传,是道教文化的圣地之一。

通往山顶有南北两路,北路凿石为梯,窄而且陡,直通云端,人称“天梯”;南路更为险峻,只能攀壁而上,稍不小心将坠入悬崖,粉身碎骨,故素有“武当远,鸣凤险”之说。

鸣凤山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相传在南北朝梁武帝年间(公元502年),从西天飞来一支金凤凰,落在山巅,久歌长鸣:“仙山在此!”鸣凤山美名即由此传开。

上行,从头天门的第一级台阶开始,1370级石阶,24分钟登顶。下行,从南天门往下,山崖险峻如刀劈,攀着铁索用小跳步前行。

沿着陡峭的山路蜿蜒前行,色如渥丹的山岩映入眼帘,灿若明霞。鸣凤山是典型的丹霞风貌,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氧化铁,呈丹红色,山路开凿在山体上,形成稳固的梯级,被山风和细雨冲刷的很干净,就像小溪边被无数次打磨的洗衣石。

   山道上,随处可见信徒们留下的细小的香,未燃尽的半截,纤细的浅红色,插在草丛中、泥土里,代表着朝拜者微小的祈愿。越往上,残留的香越多。

    站在山顶眺望山下,远安县城高楼尽收眼底,城市变得那么小,隐于山脚的绿林中。而在城市的西面,则是整齐的菜畦,洁净的农庄,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凝眸远鉴乾坤小,索笔分题雅颂来。红树枝头悬日影,碧沙涧里隔尘埃。”明代进士向儒道的《三月三日登鸣凤山》恰似登山人此刻的心情。

    下山走南天门,下山之路更加险峻,如斧劈出的峭壁令人望之胆寒,只能攀着铁索,手脚并用下山。空山不见人,山脚下的岩石里,散落着一畦畦的茶树,那是一种茶水呈彤红色的黄茶,谓之鸣凤山茶。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与水相得益彰,云与天相映成画,风与月相印为诗,人与居所相得其趣。人与天、地,与山、水相亲,山因人的光顾而增添人气,人呼吸道教名山上的清风,也练就了豁达的道骨。

鸣凤山之灵秀,引来历代的达官贵人与骚人墨客造访不断,翻开古县志,每任州官县官都曾游历,撰文赋诗赞颂,民间朝拜更是趋之若鹜,许愿还愿,敬香叩头,世代相传,即使文革中大庙被毁,明令禁止烧香拜佛,山上山下依然到处青烟缭绕,人们偷偷望山叩拜如昔,许愿无声响,还愿紫烟生。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这首宋词将鸣凤山的山水好处形容到了极致,朝暮晨昏,行起坐卧,自在如诗。鸣凤山,打动人心,何止曼妙风光。(文一)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