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5名校友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0-09-18 16:20:41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河南中医药大学有5名校友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他们分别是河中医80级校友郑福增、河中医82级校友刘清泉、河中医83级校友杨秋敏、河中医96级校友曹飞、河中医99级校友张传涛。专访如下:

郑福增:“为祖国和人民感到自豪,为抗疫精神感到自豪!”

1980年入学时的郑福增

郑福增:“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得者、河南中医药大学80级校友

郑福增,河南中医药大学80级校友,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河南)援鄂中医医疗队队长、河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常委、九三学社河南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主委,河南支援湖北的第六批医疗队(首批中医医疗队)领队,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并作为河南4名上台领奖代表之一参加了表彰大会接受颁奖。

2月10日,郑福增以第三批国家(河南)中医医疗队领队、河南支援湖北首批中医医疗队领队身份领命出战。14日,江夏方舱医院开舱,他被任命为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负责江夏区方舱医院的感控、护理、药事等工作。日复一日的高负荷运转是有挑战性的,体力、精力的消耗有时也有吃不消的疲倦感,这个时候,信念和榜样的价值就充分体现了出来。一个月的援汉抗疫生涯,对他而言,与其说他为武汉人民奉献了什么,倒不如说是从武汉抗疫战场学习了很多。他说,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在这次大考中,队伍中的每个人都用忘我的状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顶住了压力,抗住了责任,他们都是身边的平凡英雄!

用生命书写忠诚和大爱,用奉献彰显责任和担当。郑福增所负责的豫二病区共收治105名确诊患者,期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总有效率达到了100%。实现了“六个零”:零感染,零转重,零死亡,零回头,零事故,零投诉,得到当地政府和患者的高度认可。

9月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郑福增说,“这段时间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不顾安危地去援汉?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良知与责任:从毕业算起,这身白大褂我已经穿了35个年头了,我又是一名有过抗击“非典”经验的老兵,抗疫就是本性使然,无关英雄主义;而同时,我们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又是这支援鄂国家医疗队的主力,带领大家去救援、冲锋并保护好他们,这是我身为副院长必须尽到的责任,我在心里不允许自己缺位,哪怕前面险象环生。”虽然已经过去这么久,郑福增对武汉抗疫特殊经历仍历历在目,他说,“我们接管的江夏方舱A舱一层分两个病区,我们和天津医疗队各管理九十余张床位。饱和的患者人数、未知的感染风险、高强度的工作节奏……面对危险、困难和压力,作为领队,我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好队员的健康和安全,我亲自过问、亲自督促、亲自协调,事事做细、环环落实,切实让队员安全工作,让家属安心放心。只有安全的防护,才有安全的救治。”

回想起表彰大会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画面,郑福增仍难掩激动:“接过证书的那一刻,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这沉甸甸的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属于我省支援湖北中医医疗队的,是属于全省所有中医医务人员的。在这场抗击新冠的大考中,我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祖国和人民感到自豪,为抗疫精神感到自豪!”

刘清泉:“疫情不退,我也不能退。”

1982年入学时的刘清泉

刘清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得者、河南中医药大学82级校友

刘清泉,河南中医药大学82级校友,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兼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奖项。荣获“北京市十大健康卫士”“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刘清泉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联合指派,作为第一批中医专家参与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中。2020年1月21日抵达武汉后,刘清泉立刻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细致梳理,并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第一版证治方案》。随后,这一方案被迅速提交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1月27日,他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再次赴鄂。

2月中旬,刘清泉随专家组来到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户外体育运动中心,场馆正在被改造成江夏方舱医院。方舱医院的统筹建设之快,令他为之振奋。同时,也使他看到了新的诊疗契机。当天,他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写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以中医为主,中西药结合,“包舱”治疗轻症确诊患者的理念,武汉市首个中医方舱由此诞生,刘清泉被任命为江夏方舱医院院长。

在方舱内,刘清泉认真分析会诊病例,除了要看血氧、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外,还要看患者的舌苔、脉象情况。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为不同患者开出了不同的方药。他认为,方药的制定主要是两个大方向,分为患者有内热和无内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他会对方药的成分进行进一步调整。在查房的时候,他发现不少患者都出现了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不光是治身体上的病,也要帮助他们缓解精神上的压力,这也是中医诊疗的优势。”在他的指导安排下,除了中医汤药之外,方舱医院采取了温灸、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经络拍打等中医综合治疗手段,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改善体质状态,加速病情的好转。此外,中医方舱的医护人员还会教患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帮助轻症或处在恢复期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恢复,促进调节神经、新陈代谢。

随着治疗的不断推进,2月26日,江夏方舱医院中医方舱迎来了首个“出院潮”,首批23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刘清泉很激动,这证明他对新冠肺炎病症的判断以及中医治疗可达到治愈效果的想法是正确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确诊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CT影像好转率提高22%,临床治愈率提高33%。

为重症危重症患者进行专家会诊、到方舱医院去查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刘清泉几乎一天都没有停下过。“疫情不退,我也不能退。”当国家、国民处于危难之时,刘清泉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面对危险,面对生死,从容不迫,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医人的“大医精诚”精神。

杨秋敏:“救死扶伤就是我们的天职。”

1983年入学时的杨秋敏

杨秋敏:“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得者、河南中医药大学83级校友

杨秋敏,河南中医药大学83级校友。现任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农工党党员,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支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方舱医院(领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0年2月21日,杨秋敏参加河南第十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并被任命为医疗队副队长。他不仅要带队深入一线开展医疗救治,还要协助总队长处理日常事务。55岁的杨秋敏虽然在医疗队中属于“高龄”队员,但他认真负责、积极乐观、沟通能力强,很快融入到年轻队员中,时刻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变化、体能状况,对年轻队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安抚,督促大家认真做好防护训练,保证以最佳的状态投入一线救治工作,成为稳定全队军心的“定心丸”。2月26日,他带队支援黄陂方舱医院。方舱医院的的患者虽然大部分都是轻症病人,但很多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表现出焦虑、烦躁甚至绝望的负面情绪。他和团队深入讨论,针对方舱医院的情况,制定了“话疗”方案。通过聊天、倾听、互动、安慰等方式,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休舱,共出院177人,转院48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治愈患者零回头的“四个零”目标,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到武汉驻地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0点30分了。在援鄂包机里,不仅有援鄂医疗队员,而且有随我们一同带去的大批医疗物资。下飞机后,这些物资足足塞满了两辆厢式货车。到了驻地,没有人去吃饭,而是第一时间与驻地人员一起把所有物资清点、分类、归位到仓库里。那天,所有队员凌晨两点才休息。”回忆起在武汉39天里的点点滴滴,杨秋敏依然历历在目。

“最难忘的是,每天穿脱令人闷热的防护服;最大的感受是,会聚在这里的全国各地医疗队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队作战,融洽和谐;负责后勤保障的支援队全力以赴保障医疗队的餐饮、出行,非常尽职尽责,令人感动。”谈起这段抗疫经历,杨秋敏感慨地说。

“我们回来的时候,大家依依不舍、眼含热泪。这种关键时刻,最能体现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职责,救死扶伤就是我们的天职。”朴实的话语,却是对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的生动诠释。

曹飞:“只要有需要,我愿意再次奔赴一线。”

1996年入学时的曹飞

曹飞:“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得者、河南中医药大学96级校友

曹飞,河南中医药大学96级校友。现任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平顶山市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主任,平顶山市医学会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河南省优秀感控工作者、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0年2月2日,有20年党龄的曹飞,被任命为平顶山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随河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并开始岗前培训。河南省第二批医疗队是各省区医疗队休整时间最短,最快投入工作的一支医疗队,救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十分繁重。3日晚上,曹飞就带领第一组队员进入病区,接收了30名危重症患者。

作为为数不多的院感专家,曹飞在工作中一丝一毫不敢懈怠,对每一个细节,他都不厌其烦地检查再检查,确保医护人员进出隔离病房均万无一失。他和同济医院共同制订《中法新城院区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和流程》,并创新规范病区消毒,完善相关流程,实施全员过关培训考核,组建感控小组,落实队员健康监测,审核防护物资管理。58天里,他带领感控组开展相关培训12场次,督促医疗、护理、工勤人员防护用品穿脱2619人次。他创新实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连续被国家卫健委工作简报刊发,作为工作亮点向各国家医疗队及省市医疗队推广,取得良好效果。

曹飞带领全体队员用生命守护生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凭借精湛的医术不断创造着生命奇迹,累计收治患者70名,其中病危23人次、病重42人次,治愈出院患者57名,部分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转科治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在一次战“疫”分享报告会上,曹飞热泪盈眶地说:“之前我们一起面对SARS,这次又亲历新冠肺炎疫情,我真的希望这辈子不要再有这样的抗疫经历,但如果真的还有下一次,只要有需要……我愿意再次奔赴一线。”哽咽话语中所传递出的无私奉献和大爱情怀,深深感染和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张传涛:“在这样一个国家,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1999年入学时的张传涛

张传涛:“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得者、河南中医药大学99级校友

张传涛,河南中医药大学99级校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呼吸科副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首届“新时代健康卫士”,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发热5病区和发热6病区总负责人,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中医会诊专家组组长,张传涛于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凌晨和队友们进驻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并协助开展工作。该院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危重病人很多。战疫初期,面对医务人员、医疗物资缺乏的“几近瘫痪”的局面,张传涛和队员们牵头接管发热五、六病区,一边寻找物资支援,一边安抚患者心理,组建了中西医结合病房,制定了中医特色会诊方案,协助医院落实中药供应,负责12个病区全面实施中医诊疗,收治了156人,会诊800人次,中医参与率提升到92%以上,显著提升医院救治能力,降低ICU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同时还开展五禽戏、穴位贴敷等传统特色康复措施,丰富抗击新冠肺炎方法,创建“医患沟通微信群”,将工作拓展到线上,为全国早期抗疫提供了一线资料。

奋战57天后,张传涛和队友们在武汉结束了一线战疫。张传涛说:“在武汉的每个人都很优秀,我们医疗队里有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都是默默无闻地做事,有危险敢于冲锋,毫无怨言,荣誉应该属于我们每一个队员。”

在这场战疫中,张传涛最大的感受就是祖国的强大和担当,在人民危难的时候,有祖国做坚强后盾,集全国之力共克时艰,也更加真实、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张传涛说:“未来在国家需要时,我将更加积极地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样一个国家,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