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双碳”规模超百万亿 绿色股权正当时

2021-05-11 17:00:12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通过多项行政、经济手段方法,逐步加强对碳排放的控制。2020年,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强调“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各领域需要高达百万亿规模投资,孕育出众多“绿色”投资机遇。

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首先是时间紧迫,与美国、欧盟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分别有43年和71年窗口期不同,我国距碳达峰目标不足10年,碳中和过渡期只有30年。其次,碳基能源目前仍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能源结构亟需转型优化。据中电联统计,2019年中国发电量中火电的占比高达72%,电力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30%以上,实现低碳转型乃至最终实现净零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最后,与欧美各国相比,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进一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提升。目前,我国制造业(钢铁、化工、水泥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高,单位GDP能耗强度高,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发达国家的2到3倍,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如何才能实现“双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齐头并进?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场变革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在这场科技创新中,我们不能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后发之路,必须加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引领技术进步。与此同时,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应进行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再造,并加快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集和封存利用)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的深度融合。

不少投资领域专家表示,当绿色转型成为未来最大确定性,碳中和领域将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尤其是PE/VC等投资机构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将大有可为。一方面,通过不断探索最优的资源配置,追求环境、公平、社会等长期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创新,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赢。此前,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数据显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投资需求规模将达约139万亿元。大成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在牛转“乾”坤财高端直播对话栏目中表示,尽管任务艰巨,但碳减排也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中国不仅要为人类贡献,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也是中国寻求能源独立的新契机。

就此,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表示,坚定看好“绿色新基建”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所带来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新投资机遇。当前,居民资产配置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财富管理新模式已然开启。只有准确把握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赛道,才能驶入下一轮财富增长的快车道。在碳中和时代即将到来的背景下,与碳中和相关的绿色产业、绿色技术显然就是这样的新赛道。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博士在出席牛转“钱”坤高端直播对话栏目,就2021年两会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剖析时也指出,绿色经济在未来将成为非常重要的领域。为了落实“双碳”这一远景目标,我国将与全球相关国家保持密切的配合,在气候变化方面,做好《巴黎协定》规定的工作。与此同时,我国还将制定包括金融支持在内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扶持绿色经济的发展。

华盖资本创始人、总经理鹿炳辉在出席牛转“钱”坤高端直播对话栏目时也指出,在生产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环境压力使绿色、可再生需求不断提高,“双碳”目标的实现更将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还需进一步提高,与之相配套的储能技术也需要革命性的突破。此外,交通运输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食品工业领域,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技术创新同样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实现碳中和需要数百万亿级的投资以及数十年的努力,这将塑造更高质量的经济、更出色的生态环境以及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与数字化等诸多领域,都将涌现新的绿色技术和生态模式。目前,恒昌携手诸多知名机构,不断为投资者提供未来趋势的指引,积极探寻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以稳健投资分享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果。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