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的澳门,数字文化产业成发展重心

2021-06-05 22:01:44     来源:《财经》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等重要发展战略。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澳门应当如何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具有独特资源禀赋和地理特点澳门该如何发展?内地对澳门又该如何助力?这些问题一直为内地与澳门两地政府和学界以及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经过半年多的谋划,6月5日,内地与澳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澳门举行。与会的两地专家普遍认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人口和文旅产业基础决定了,澳门非常适合作为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试点地区,特别适合将内地数字化建设经验在澳门进行本土化实践。

论坛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指导,中国版权协会、澳门自强文创智库主办,聚集了相关产业的众多专业人士。

论坛内容务实有力,在澳门与内地数字产业的结合和落地、数字文化内容版权合作与运用、以及诸如知识付费尤其数字音乐领域付费模式和走势等市场健康维度上开展了深度交流。

《财经》E法作为内地特约媒体深度参与了上述论坛。

澳门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优势独特

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澳门特区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已经连续430多天没有本地病例报告。但澳门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遇到空前的挑战。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姚坚表示,在澳门产业单一的背景下,澳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文化产业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具备区域文化产业、文旅融合以及国际文化传播等天然的区位优势。其中,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人口和文旅产业基础,非常适合作为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试点地区,特别是将内地数字化建设经验在澳门进行本土化实践。

通过聚合各方力量,助力澳门打造全球文创发展新高地和中华文化传播新高地,已经有了普遍的共识。在此时代背景下,未来的澳门将依托自身区位和文化优势,积极与内地数字文化企业和平台实现良好对接,从数字文化产业的多个方面精准入手,为两地未来实现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姚坚在上述论坛上指出,目前世界正进入数字化时代,依托互联网技术,以文化资源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呈现加速表现。

国家前不久颁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等重要发展战略。

姚坚指出,澳门特区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顺应产业发展要求,将推动文化体验经济和影视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融合,作为未来文化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出席论坛的还有中影集团原董事长、原电影局副局长杨步亭先生,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北京首席代表张晶,以及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以及澳门本地的多位影视、版权领域资深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从电影与技术、域外经验、影视教育、音乐交流等多层面、多维度阐述了两地影视和版权合作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范式,为两地更好实现文化互通和数字化交流搭建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

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姚坚表示,澳门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下一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做到小而精,要发挥自身所长,开拓创新,打造高质量的文化合作和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数字文化产业项目。

澳门应当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姚坚建议,第一要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畅通文化产业国际国内双循环,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依托内地巨大市场,通过文化加旅游,丰富澳门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同时利用澳门中途平台的桥梁优势,探索建设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数字文化产业平台,拓展中华文化的传播渠道。

第二是坚持文化自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澳门文化品牌。“大家知道澳门具有400多年的中西文化荟萃的历史,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城区及创意城市美食之都”,姚坚表示要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和本地多元文化的资源,特别要借助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产业形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澳门文化之都的城市形象。

第三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轮驱动,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市场主体积极研发沉浸式体验平台,智能化舞台演艺设备等数字文化设备,提升澳门文化、文博展馆、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展演效果,提升游客的文化消费和文化体验。同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健全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在论坛上表示,数字文化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交织着矛盾冲突和巨大的发展的机遇,“我们要看到科技是一种力量,向善是一种选择。”

两地携手加大顶层设计

当下,以网络为依托,以文化资源为关键资产,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带动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兴数字文化产业正在形成。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以及网民付费习惯的养成,数字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腾讯研究院秘书长张钦坤在论坛上做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的主题报告,他介绍2020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坚持科技创新、激活文化消费、赋能复产复工、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市场规模达到11847.3亿元,同比增长23.6%。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细分结构变化显示,“十三五”期间,网络游戏占比连年下降,短视频、直播、网络新闻媒体占比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持续调整,视频化趋势明显。短视频、直播深刻影响了社会娱乐方式,并搭建起线上消费场景。

张钦坤还指出,研究发展用户付费意愿有所提升,除付费订阅之外,知识付费、超前点播等新模式有所发展。其中,2020年中国网络音乐付费用户规模突破7000万,同比增长6.1%;“十三五”期间用户付费率连年增长,2020年付费渗透率达到10.9%,“付费渗透率和月均消费金额持续攀升”。

有与会专家告诉《财经》E法,虽然付费用户数量呈上升态势,但是相对产业发展,付费率仍明显偏低,尊重版权的意识和付费意愿仍需多维度得到加强。

在政策引导和创新驱动之下,张钦坤表示,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数字内容产业的内容生态、商业生态、行业生态将不断优化,继续走向开放多元、规范有序的新局面,“未来数字内容产业将继续提升精品原创能力、丰富内容呈现形式、创新内容与商业模式,以及加强与用户的深层连接,继续作为中国文化输出的先锋,更好地讲述当代中国的故事。”

作为内地助力澳门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论坛上还举行了腾讯研究院与澳门自强文创智库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以及澳门自强文创智库和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版权战略的合作签约仪。这代表两地数字文化产业实现良好发展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腾讯研究院、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与澳门自强文创智库在正式成为合作伙伴后,将共同携手,充分发挥各自在文化、资源、政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文化赋能,串联起数字文创产业全链条资源,不断丰富、完善澳门文创产业生态,推动澳门文创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张钦坤告诉《财经》E法,“下一步将会通过加大在澳门地区的顶层设计,促进澳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