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主战场续写新篇章

2021-07-08 11:02:46     来源:陕西日报

咸阳市劳动模范陈伟(左一)向客户介绍丹参的种植情况。 本报记者 杨小玲摄

6月4日,在淳化县十里塬镇马家山村的苹果园里,一条写有“建功十四五、续写新篇章、劳模在行动”字样的醒目横幅前,挤满了十里八乡慕名前来学习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果农。

眼下正值苹果套袋的关键期,淳化县总工会组织张会民、赵小弟、马玉亮、刘海群4位省市级劳模,结合果树长势情况和当地气候、土壤、苹果生长规律等,为果农详细讲解规范套袋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实用知识,引导果农及时应用新技术,生产高品质的苹果。这样生动而实用的劳模田间课堂,已成为咸阳塬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咸阳市总工会从2017年开始大胆创新,率先推出咸阳市种植业劳模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农业产业链上建工会,在农业创新链上搭平台;整合全市农业劳模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新品种;促进现代生态农业信息共享、科技转化,努力打出咸阳现代农业劳模技术创新联合体“组合拳”,推动产销一体化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夏日的渭北高原,山梁沟壑间随处可见紫色的丹参花、翠绿色的荆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永寿县监军街道城关村丹参种植基地里,咸阳市劳动模范、永寿县秦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伟正查看中草药种植情况。

亮晃晃的光伏板下,中草药长势喜人,中草药和光伏发电产业相互促进、一起发展,形成“上发电、下种药”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圆了“一地两用”、节约土地资源的梦想,还带动永寿县6个镇、1个街道的群众种植中药材2万余亩,覆盖17个村1550户3000多人。同时,帮助当地130多名零散劳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规模化耕种让农户享受快捷和便利

夏日的麦田金黄一片,麦穗饱满。在乾县城关街道木卜村,一台台收割机正在望不到边的麦田里往返穿梭收割小麦,一派繁忙的夏收景象。

咸阳市劳动模范、乾县五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新志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通过全程机械化操作收割小麦,让农户享受快捷和便利。刘新志扎根沃土30余载,以懂农机、爱钻研出名,他带领社员外出参观学习,提升专业素质,整合农村劳动力资源,组建农机服务队,提升农机手技能水平,以实际行动推动科学、高效、规模化耕种。他还将小块的土地集中连片以便于耕种收割,并创新耕种方法,采用保护性种肥同播,节省了化肥和种子,保护了耕地,打造了“农机+农技”相结合的科学耕种收模式。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6月10日,记者走进礼泉县昭陵社区前山村,这个昔日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村落,如今道路两旁取而代之的是挂满红樱桃的樱桃树、刚刚开花的石榴树、枝叶满架的葡萄树。村民们世世代代种植小麦、玉米的传统习惯发生转变,逐步完成了种植产业结构升级,开始大力发展适宜当地种植的石榴、葡萄、樱桃和生猪、肉牛等种植养殖业。眼下,省劳动模范、前山村党支部书记赵中友正在引导村民接受更多新生事物,争当新时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产业带动务工人员2000人次,村子焕发出勃勃生机。

赵中友说,今年初,村集体又投入500万元,打造了10亩4座新型高科技“一根棍”樱桃新品示范园,每亩栽植1200株樱桃树。“一根棍”树形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最大化密集种植,收益颇丰。“高密度栽植的‘一根棍’大樱桃种植模式将是我们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我们已经总结出适宜村子栽培、修剪、浇水、施肥的全周期管理办法,正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干头、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潜力、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赵中友乐呵呵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召开咸阳市种植业劳模技术创新联合体工作推进会,以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彰显工会的劳模优势、群众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让劳模旗帜飘扬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咸阳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静表示。(记者 杨小玲 通讯员 张翟西滨)

来源:陕西日报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免责声明

中国科技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