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区域化乡村振兴之路

2021-09-28 10:59: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9月25日,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学术工作坊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与区域社会发展”主题,从农村社会学角度深入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多元实践行动主体及其关系,探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提出有关政策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两大关键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认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要条件。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跳出农村看农村。李培林提出,我们要走出“城乡分割”“一国两策”的困境,逐步实现城乡体制一体化,在户籍、住房、供水、供电等各种公共服务方面实现一体化;要建立先富带动后富的社会机制,大幅度提高农民素质,阻断农民贫困的代际传递。李培林表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单单是物质基础的丰厚,它涵盖了人民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现和反映美好生活的多领域发展要求。

“应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结构不断改进。”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钟涨宝认为,当前,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需要明确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和后果。要把农业产业振兴放在农业工业化、农村新型城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思考。

人口均衡发展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强化乡村振兴,让乡村保持适度规模,合理推进城镇化,对于缓解人口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具有结构性保护功能。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陆益龙强调了乡村振兴在人口均衡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通过促进乡村社会新发展或乡村社会现代化,可以达到保护社会生态多样性与均衡性的目标。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也是我们党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战略安排。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认为,乡村振兴的视野包括理论层次和路径层次。他强调,农民作为劳动力的解放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生产力的最大解放。从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角度来观察,农民从事生产经营的解放,为农村发展释放了最为重要和重大的生产力。在农村社会体系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家庭收入、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文化构造都发生了变化。而乡村振兴需要通过这些方面的重构、重组和发展来推进。

发挥城乡融合发展效能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成败。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尚未实现有效连接、转换和相互支持,是摆在当前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难题,亟待破解。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认为,乡村振兴应关注社会时空区位特征。当下乡村振兴面临新的社会转型特征是,城乡不再是二元区分,而是趋于紧密关联;农业也非农村唯一产业,“第六产业”成为乡村产业新形态;外部因素与本地要素逐步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边界逐渐融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座教授石英长期关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与就业转型。他认为,乡村振兴受到人工智能发展影响,但人工智能并不能替代人的智识。在就业转型过程中,农业将是新时代的朝阳产业,是多产融合的新型产业。掌握现代科技、富有人文情怀的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丹表示,乡村振兴本身有其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的区别。农民安居乐业是基本目标,而吸引城市人才、资本及其他要素与农村之间流动是高级目标。要找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良策,支持农村公共品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要去同质化,新社会转型需要探索区域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城乡融合在乡村振兴中具有特殊地位。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怀提出,需要特别注意发挥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城乡融合包括空间融合、产业融合、要素融合、治理融合,其实质是市民和农民之间的社会权利融合。乡村振兴就是在城乡融合中建设一个激发“社会活力”的乡村共同体。这需要发展乡村基层组织、乡村市场活力、乡村社会形态、乡村社会秩序、社会权利,最终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当前,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出台了一揽子的政策,形成了政策群。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提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要逐渐实现力量转换和平衡,将基层的乡村力量凸显出来。学术界应当加强案例研究,通过扎根基层深入研究,形成不同类型和模式的衔接,并将其提炼后反馈到国家政策中,再反哺到乡村振兴实践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陆航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免责声明

中国科技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