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窗|乡村文化梦想的时代表达

2021-10-26 09:31:17     来源:大众日报

《中国节日影像志》子课题《昌邑烧大牛》烧大牛过程

《中国节日影像志》子课题《胡集书会》拍摄团队录制艺人口述

10月1日至15日,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30个拟表彰项目进行公示,其中,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报送的“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列在首位。

乡村文化传播项目主要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实施。通过这个文化项目,他们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用时代语言表达乡村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梦想。

莱芜中元节习俗田野调查团队进行村民口述史采集

让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位于济南市莱芜区房干村的房干精神展示馆,是全市重点建设的村史馆。馆内记载着老支书韩增旗等带领全村,开山治水,把贫困村建设成生态宜居富裕村的艰难历程。这也是“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参与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山青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卢国华介绍,双方的合作始于2016年。学校参与这一项目的团队成员,在房干村走街串巷,访谈考察,拍摄村情村貌图集上千张,采集村民个人口述影像素材数百G,创作完成纪录片《房干年俗——请家堂》《黑龙潭——龙王庙会》《村民大会》等影像片12部,收集到大量珍贵的原始文化数据材料。“我们还为村史馆提供了近40个村民的口述影像纪录片。”

其间,项目团队发挥专业优势,专门为村史馆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志愿者解说队伍。房干村党支部副书记韩汝水说:“原来到这里参观的游客,能看20分钟就不错了,现在,没有1个小时是出不来的,因为展陈内容丰富多了,并且有了专业的解说员。”

项目团队还通过VR等新技术,结合智慧旅游,为村里设计制作了一个“数字博物馆”,建了专题网站,撰写了房干村史、图像志,帮助房干村建起立体化文化传播体系,为村子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山青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刘绍芹介绍,学院依托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与传播”实验室,以学院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三个专业优秀师生为实践团队,推动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我们先后在莱芜房干村、逯家岭村、威海前后荫子村等20多个村落开展文化资源调查,获得了超过10TB的电子影像和文字数据,以及超过5000份的文献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分布式储存技术、图像识别技术、VR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建立起多场景应用的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

接下来要做的,是实现多维度传播。山青文化传播学院开展以“八个一工程”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传播实践服务,通过村“一书、一图、一影、一音、一展、一网、一号、一库”等项目建设,帮助村庄建立“音视图文”一体化、立体化的文化传播体系。师生通过“蚯蚓田野”“齐鲁文脉”等自建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融媒文化传播作品,近四年就创作文化纪录片100多部。

这些项目的开展,一方面激活了丰厚沉淀的农村文化资源,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同时也让学校师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学术历练。刘绍芹说:“借用我们老师的话,那就是把课堂搬到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历城老城墙项目-师生团队正在采访当地居民

演绎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响

2018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联合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山青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连峰介绍,“中心整合学校相关学科的学术力量,以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梳理和研究为基础,着力探索文化研究成果的形态转化、活态传播及其应用推广。”

围绕这个文化链条,多个团队分布在不同环节,由不同学科、专业师生共同完成相关文化项目。

影像创作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的“昌邑烧大牛”“院夼村谷雨节”“胡集书会”“浙江桐乡蚕花会”等4项,还承制了“莱芜中元节”“文姜庙会”以及“潍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数据库采集等作品200多部,历史与现代在光影中交汇。

文化调研与传播团队的逯艳博士,将自己的“格格有猫”工作室特色定位为“新媒体+地域文化”。“格格有猫”公众号不断推送工作室原创作品,内容也极为丰富,短视频中的传统戏曲莱芜梆子,漂亮动图中的地方美食,还有原创音乐传达出的对非遗技艺传承人的敬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亮丽的时代光彩。

近期专注于地方家族文化研究的刘冰莉老师认为,家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社会是一个家国同步的社会,那些大家族在文化传承方面承担了很多责任。“家族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家训,这些内容对当今大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能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发表。”

从2020年开始,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郭素媛带领团队,承担济南市历城区红色文化资源调研项目,“我们帮助梳理资料,建设红色文化数据库,这些成果将用于他们的红色文化体验馆等项目中。其中,我们还把一些内容做成有声版的红色故事,推送到学习强国平台,传播效果也非常好。”

“我们今年启动的重走山东抗战路项目,分三条线到临沂、台儿庄等地采访调研,明确要求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广播电视学专业教研室主任田钰佳说,关注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关注其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一定要有现代视角,关联起新的变化,包括调查清楚这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今年6月份,一部红色舞台剧《星火》在山青剧院成功首演,接着又在省会大剧院公演。这部舞台剧取材于《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广饶农村保护传承的历史,由文化传播学院编创,演员均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师生,作品整合了多种舞台艺术形式,集“话剧、舞蹈、朗诵”为一体,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获得观众广泛好评。而该剧的创作,正是基于师生赴广饶进行乡村文化调研的契机,也成为学校推进红色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教学成果。

《中国节日影像志》子课题《山东院夼村谷雨节》摄制组与民俗人士交流

地域文化调查中“以文化人”

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

卢国华介绍,团队中有的学生,开始以为不过是跟老师出去“玩一次”,是一次看风景的采风,等到真正深入其中,他们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大大提升,态度会产生明显转变,“在房干村项目中,他们半夜两三点就起床,心甘情愿地守在那里,等着拍摄抢头香的村民。春节期间,他们也主动放弃寒假假期,跟着到村民家里拍摄记录请家堂的仪式和场景。”

已经毕业的文传学院2016级广电专业学生吴婧雅,谈到自己在学校参与乡村文化田野调查的经历和感受时说:“那些经历是我的一个梦的开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由此经历了很多从未知到深刻认知的过程,实现了自我成长。比如,一个小小的村落,竟然蕴藏着那么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这也给我很多触动,让我愿意到更多地方,愿意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去对当地风土人情作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陶婧泽说,刚入校就参加了“声动馆藏”社团,主要工作是到村史馆、党史馆,帮助收集整理资料,做成有声内容进行传播。这些内容生成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扫码,聆听讲解。“在播读那些革命烈士的事迹时,我们常常感动得泪流满面,不能自已。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把这份感动传播开来,让更多人同样感受到这种情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书明介绍,学校在乡村文化传播实践中,形成了“文化资源田野调查—梳理研究转化—音视图文立体化传播—文化赋能产业振兴”链条式乡村文化传播实践机制,并取得系列成果,学生也锻炼成长为应用型融媒传播人才,今后还将更全面发挥这一机制的实践性、创新性、示范性优点,为乡村文化振兴、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国鹏 报道)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