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重视,还是差技术?合资车型为啥不爱搭载APS自动泊车系统?

2022-01-28 17:01:30     来源:智能科技网

1月25日,i-VISTA智能汽车指数最新一批测试车型的成绩正式发布,一共两款车,分别是捷豹 XEL(2021款 2.0T 250PS R-DYNAMIC HSE 豪华运动版)和沃尔沃 XC40新能源(2022款 P8 纯电 四驱智雅运动版),下文分别简称为捷豹 XEL和沃尔沃 XC40新能源。

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由国家一类科研院所中国汽研发布,是国内首个业内公认的公平、公正、专业、权威的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评价体系,已被40余家主流企业纳入开发标准。从2018年发布第一批测评车型以来,截止目前共发布了61款车型结果(i-VISTA官网可查),涵盖了大多数主力消费车型。

2021年4月,测评规程进行了迭代升级,正式启用2020版测评规程,它在2018版的基础上,对体系框架进行了优化调整,更加贴合当下智能汽车的功能特点。新版规程从智能行车、智能泊车、智能安全、智能交互、智能能效等5个方面,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综合测评(其中智能能效仅测试新能源汽车)。因其评价维度更全面、操作更规范,故测评结果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一款车型的智能化水平,无论是对消费端的参考价值,还是助力产业技术升级的赋能价值,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沃尔沃这个品牌一直都是以安全性能著称,从所测试的结果来看,的确不辱安全之名,在包括智能行车、智能安全、智能能效、智能交互四个维度,沃尔沃 XC40新能源都获得G优秀评价。

而捷豹 XEL在智能行车、智能安全、智能交互上的成绩上分别是M(一般)、G、M的评价,整体表现并不是那么亮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参与测试的两款车型均是没有搭载APS自动泊车系统,这就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为什么合资品牌对这项技术的搭载意愿这么低?(2021年i-VISTA一共测试了6款车型,没有搭载APS系统的三款车全部为合资品牌)。

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下什么是APS自动泊车系统,顾名思义,自动泊车就是指汽车通过车载传感器来实现可用车位的识别,并通过对应的执行系统正确地完成停车入车位动作。

这套系统由三大子系统组成,分别由环境感知、中央控制、执行系统组成,环境感知系统的作用是进行车位识别,利用车载传感器采集车位的长度和宽度,在泊车阶段,监测汽车相对于目标停车位的相对位置,进而计算车身的角度和转角等信息,确保泊车过程的安全可靠。

目前APS系统的感知方案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超声波雷达方案,一个是基于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方案。

算法控制是APS自动泊车系统的核心所在,其主要任务是利用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判断车位是否可用;规划泊车路径,根据停车位与周边障碍物的相对位置,计算最优泊车路径,并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

而执行系统则是泊车的最后一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控制汽车的转向与速度,完成泊车任务。

更通俗易懂的理解就是:传感器充当我们的眼睛,算法控制充当我们大脑,执行系统就是我们的躯干,以此为基础进行一个泊车入库的动作。

从原理来看,这项功能的实现其实并不算复杂,但合资品牌的搭载率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成本,车载摄像头、算法、执行机构,每一部分拆分来看都是支出,合资品牌为了更好的控制利润率,只能在这方面做减法。

其次,是合资品牌在这方面的技术的确是被中国品牌弯道超车了,前文我们提到,APS系统的核心是算法控制,而在这方面,依托于本土化的优势,自主品牌在很多参数的标定上都比合资品牌更加适应中国的国情,这也就使得它们的表现更加亮眼。

而且由于在本土,自主品牌的泊车系统可以高频次的迭代优化,比如长安的APA系统,如今已经迭代到APA6.0,有消息称即将上市的第二代CS75PLUS和长安新能源C385,甚至搭载了可以实现无人自主排队进车库、寻车位并泊车入位的APA7.0版,在这一技术领域将再次扩大对合资品牌的代差优势。

另一方面,合资品牌相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的确是不太重视这方面的科技配置,因为合资品牌在品牌力方面的确是更有号召力,所以不愿意花费额外的成本去增加竞争力,反之,自主品牌由于在品牌力方面稍逊,所以更愿意用更多先进的配置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合资品牌的技术中心通常设立在国外,国内外停车环境的不同,会造成工程师对泊车系统的理解有所差异。反观中国品牌车企,他们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依据中国泊车环境的迭代也会更加敏锐。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的试验场景代表了中国交通场景,所以中国品牌的车型适配度更高,智能泊车的成绩通常会显得更加优秀。

写在最后:

总体来讲,智能化是当下汽车行业的一大风口,消费市场对于这类科技配置的接受度在与日俱增,如果合资品牌还是对其毫不在意以及吝啬成本,那么一旦自主品牌将用户习惯养成,合资品牌就会在这场新四化的竞争中变成追逐者。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