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玲院士:让国产创新医疗器械更早惠及患者

2022-06-30 23:56:22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韩雅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心血管病专家。现任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心内科主任。

韩雅玲长期致力于危重冠心病的临床救治,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和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快速救治、个体化抗血栓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显著降低了危重冠心病的病死率。

6年完成跨越式发展

韩雅玲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初心。近几年,她率领团队推出“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和“心健康公益行动计划”,全面建立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为实现健康2030国家战略提供方向。为了带领科室发展,韩雅玲跑遍国内几十所医院,先后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获取最前沿的医疗知识,掌握最新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

2000年,韩雅玲发明了“多导丝斑块挤压术”。这一创新技术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与当时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为患者节省了约上万元的开销。韩雅玲说:“作为临床医生,绝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的出发点是提高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了这个基点,才有创新。”韩雅玲带领团队成立了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创建了独立的手术室,并引进血管造影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仅用6年的时间,她就带领心血管内科团队完成了从医院普通科室到全军“重中之重”研究所的跨越式发展。 

2022年3月,韩雅玲带领团队与国内外多方密切合作,运用全新一代国产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顺利为86岁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完成手术,成功的实施股静脉途径经导管二尖瓣介入修复术。此次手术的成功,为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增强了信心,也更加充分的验证了国产修复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让国产创新性治疗医疗器械更早、更多地惠及中国广大患者。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血管病的主因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韩雅玲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主因一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心血管发病率逐年增长;二是大众对引起心血管病的原因、危害等缺乏认识,对心血管病的早期干预、风险筛查和治疗理念缺乏认识。同时她表示,此病的发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给心血管医生的疾病防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韩雅玲强调,心血管疾病是现阶段卫生健康防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心血管医师和全科医师将担负起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为了提升核心力量的防治能力,业内做出了很多努力。她提出,要把工作重心从强调疾病的终末期治疗,转向疾病的预防、以及对公众的宣教,提升整体人群的健康素养;要转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合社会、心理、生物的全方位模式,让医学回归临床、人文、基本功,强化大健康观念和整体化医疗模式。

为此,韩雅玲建议,先“练好内功”,锻造高素质、高能力的心血管医师队伍;然后要打破思维壁垒,促进国际合作;最后到基层去,建立协同救治网络,积极推进基层医生、全科医生的技术培训和提升,建立广泛的公众健康宣教平台。

韩雅玲说,目前,心血管疾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对医患双方都非常重要,我国整体诊疗水平包括射频消融手术正在不断提升,给患者带来越来越多的获益。她呼吁更多的心血管医生加入健康教育的队伍,把综合防治和长期管理措施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同时她希望,在所有同道共同努力下,一起推动心血管诊疗领域的发展,为健康中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关于培养年轻医师,韩雅玲说,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好好为患者服务;二是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精进学术;三是调动他们深入基层的积极性,去帮助和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四是培养他们的公益精神,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要不畏艰险,逆行而上。(文/王慧兰)

韩雅玲院士与研究团队在一起

相关链接:

韩雅玲院士简介

韩雅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心血管病专家。现任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及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危重冠心病的临床救治,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和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快速救治、个体化抗血栓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显著降低了危重冠心病的病死率。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共2项、军队或省部级一等奖5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先后入选巾帼建功模范医师、沈阳市十大科技英才、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出版专著18部,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SCI文章190余篇。并主持撰写和修订了多部中国临床指南和共识,主要论著发表于JAMA、JACC等高水平医学杂志。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免责声明

中国科技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