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2700年!江苏沿海首次发现麦类遗存

2022-08-09 09:42:01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小麦是我 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于一万年前起源于西亚地区,在5200年前进入中国。但是,它是何时向东南传播、融入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江苏沿海地区的,此 前一直成谜。8日,记者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该校联合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中外研究机构对江苏盐城大同铺遗址开展植物考古的综合研 究发现,距今2700年左右,江苏沿海地区已有小麦、小米、黄米,当地已经形成稻-旱混作农业。该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科学前沿》发表。

“江苏东 部沿海地区是早期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学者们一直在试图弄清,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何时纳入中原版图的。这项研究呈现了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的 中原化进程,为北方作物传播到南方的时间提供了实证,这说明在西周向东周过渡的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开始跟中原地区有一些明显的互动和文明传播。”论 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副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大同铺遗址出土的炭化农作物遗存。研究团队供图

3399份碳化作物种子揭示麦粟黍传入江苏沿海时间

大同铺遗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芦沟镇大同村,西距黄海约73公里,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

2018年开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对该遗址展开发掘工作。贾鑫带领的环境考古团队,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赵东升副教授等合作,在2019、2020年度的考古发掘过程中采集了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获取了种子、果实、木炭等碳化植物遗存。

“我们把 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土样进行水洗,碳化的物质一般比水轻,就会浮出来。在收集的3399份碳化作物种子中,水稻、谷子、黄米、小麦种子居多。”贾鑫说,团队 在用碳14测年技术对这些种子进行年代测试后发现,大同铺遗址所在的江苏沿海地区的先民,在西周-东周过渡阶段,最晚在约2700年前,已经开始种植水 稻、小麦、小米、黄米和大麦等作物,伴随着麦类和粟黍农业的进入,江苏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

贾鑫介绍,在大同铺遗址出土的农作物遗存中,水稻依然占有绝对的优势,延续了我国南方地区稻作农业的传统,其次是小米和小麦,黄米和大麦较少。

三大主因或助推麦粟黍传到江苏沿海

距今一万年左右,稻作农业和粟黍农业分别在我国南、北方孕育、发展;随着时间推移,粟黍等北方旱地作物和麦类等西亚作物,受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自身因素影响,向东、南传播。

西亚起源的麦类作物和我国北方起源的粟黍作物,为何能在距今2700年左右的江苏沿海地区大规模发展起来?

研究团队认为,这可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2021年有团队在对距该遗址15公里的盐城冈西剖面研究时提出,该地区的古湖泊在距今2880年前水位逐渐降低。水位的降低为古代先民提供了更广阔的陆地资源,便于先民在此进行生产生活。

“第二, 有古气候变化研究显示,距今2800年前,存在全球范围的气候突变冷事件,这次气候的冷干化导致中原地区粮食产量降低,土地难以满足先民的生存需求,‘人 地矛盾’突出,中原地区也由稳定的西周王朝向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东周王朝过渡。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在中原,这次事件很可能导致先民们从中原地区向当时的 边疆地区迁徙,其中也包括江苏沿海地区。”贾鑫说。

他同时介 绍,伴随着中原地区的人群迁徙,中原地区具有小麦和粟黍旱作农业技术的先民也在西周-东周过渡阶段向东、南迁徙,与本地的稻作农业人群融合,在江苏沿海地 区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大同铺遗址先民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农业开发可能反映了气候变冷事件对古代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

“大同铺 遗址的小麦和粟的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2700年左右,该时期大量小麦和粟的发现,在江苏沿海地区尚属首例。”贾鑫表示,大同铺遗址出土农作物种子的比重低 于两周时期中原等其他地区的考古遗址,这可能反映该时期大同铺遗址先民的农业活动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江苏沿海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 麦类和粟黍作物的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关键证据,为认识海面变化、气候变化和该地区早期农业开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