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能源车市场 买涨?买跌?

2023-01-19 09:10:20     来源:网通社

 “拉了一个朋友去特斯拉维权,狗东西看降价了挺便宜买了一台”。

 特斯拉,这条“鲶鱼”,时不时就搅动一下汽车市场紧张而敏感的神经,全球市场如此,中国市场更是如此。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调整后Model 3后驱版22.99万元起售,Model Y后驱版25.99万元起售,创下历史新低。被特斯拉“割韭菜”的一茬接一茬,“维权事件”不断上演,但它的销量不减反增,也就有了文章最开头的那一幕。

网通社汽车

 针对特斯拉新年伊始的突然降价,大多数新能源品牌选择不跟进,毕竟去年底在针对2023年“国补”取消、原材料市场涨价、供应链依然存在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叠加下,一部分品牌官宣了2023年产品涨价的决定。

2023年新能源新车的价格涨跌榜

网通社汽车

选择涨价的,是因为2022年销量不佳?选择降价的,是销量优异吗?

网通社汽车

可以看出,相比2021年,上述新能源品牌在2022年都取得了喜人的增幅和销量。其中有销量绝对领先的比亚迪,也有同比增幅超过11倍的极氪,它们均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而目前选择跟进降价的均来自造车新势力,小鹏和AITO问界。

汽车行业“太卷”,这是共识。到底是烧钱卷,还是挣钱卷,各家都有自己的一本账。

2023年新能源车“退补” 行业专家给出的建议和市场预测

网通社汽车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的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面临政策环境、技术重塑、产品升级等多重变化,国内市场竞争会愈加激烈。这其中的有利因素包括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多家电池企业发布了动力电池创新解决方案,同时预计2023年国内将有超过100款新能源汽车上市,汽车企业对多元化、新兴消费需求的响应能力有所提高。 

与此同时,2023年新能源市场还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首先是欧美等国家在电池、芯片等领域出台了《芯片和科技法案》、《通胀消减法案》等,保护本土供应链建设,欲压制我国的造车企业,此外,上游原材料涨价、芯片结构性短缺问题依旧突出;其次,2023年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完全退出,消费者购车成本上涨,最高可达1.26万元/辆。企业层面,未来3-5年将有80%的燃油车品牌“关停并转”产生大量闲置的生产线,新技术的投资成本较高,最终会在终端显现。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新能源车销售布局不仅要把目光聚焦在一线、新一线城市,更要充分认识到二线及以下城市的用车需求。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23年二线及以下城市的购车需求将持续释放,其销量占比有望超过60%(2015年为21.2%,2021年为49.9%)。 

据中汽协、乘联会的分析显示,2023年中端车型(15万-30万元)将加速渗透,新能源车销售结构将从哑铃型向纺锤型持续优化,其占比将有望接近50%。 

众所周知,新能源车价格中的重要构成是动力电池,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资料显示,动力电池性能与成本经济性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2023年,动力电池系统价格有望降至900元/kWh,而电池能量密度将升至350Wh/kg。只有动力电池的价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整车才有真正降价的空间,否则不是通过减配,就是采用非健康的资本运作来达成。

选购新能源车 需要从过往几年的市场表现中找门道

尽管在一些行业报告中称,2022年全年,我国乘用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9%,达到2054.3万辆,但根据新车上险量数据显示,2022年乘用车市场同比下降了2.77%,销售总量为2050.0万辆。这是继2021年乘用车市场呈现6.24%同比增长后,再次出现总量下滑。

网通社汽车

网通社汽车

网通社汽车

分摊到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细分市场,燃油车持续下滑的态势和新能源车陡然上涨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2022年新能源车占整体乘用车市场25.65%,增幅显著(2021年的市占率只有13.89%)。在新能源车市场,造车新势力的市占率在2022年开始下降,比例为22.84%(2021年为26.21%,2020年为26.10%)。

根据一些行业机构预测,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有望突破800万辆大关,这其中的增量绝大部分将会是传统车企贡献的。

网通社汽车

至于新能源车的技术路线之争,基本聚焦在纯电与插电、增程之间。2022年,纯电车型的占比下滑至75.48%(2021年为81.26%,2020年为80.71%),插电及增程车型的占比上升至24.52%(2021年为18.74%,2020年为19.29%),因此将2022年称之为“插混及增程的爆发之年”,并不为过。

不过2023年,插混及增程产品是否能延续2022年的势头继续“攻城略地”,现在无法断言。毕竟在2018年,也出现过纯电占比下滑,插混产品迅速提升的现象(2018年纯电车型占比由前一年的82.53%下降至75.8%,插混车型由前一年的17.47%上升至24.2%),但随后2020年、2021年的纯电车型占比均超过80%。

网通社汽车

选择与避险 在2023年尤为重要 力争不当“韭菜”

风险与收益总是交织在一起,原本在资本市场频发的事情,现在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呈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汽车企业All In新能源,既有因水涨船高的原材料需求激增而引发的成本上升,也有因技术革新快(伴随一定程度的内卷)而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 

笔者认为,与接下来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疫情影响的3年,是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 “缓冲区”。在此期间,若汽车企业一直在充分修炼内功、打磨产品与技术,接下来迎接它的将是相对可期、可控的发展前景;否则,2023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将会把部分造车企业打回原形,甚至直接面临市场的淘汰。 

消费者,到底该买涨,还是买跌?

作为大宗消费品,汽车一直以来都不是“理财产品”(那些凤毛麟角的超豪华品牌除外),所以购置后产生贬值的情况实属正常,不论是本身市场的更替所产生的价格下跌,还是因厂家销售策略所导致的降价,本质上都是因市场规律和供需行为而发生的。 

笔者建议,在消费者选购新能源产品时,首先从自身用车的主要需求点出发,冲动消费行为在2023年要尽量避免;其次,新能源车配套技术的升级会伴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甄别产品时,要重点关注品牌过往的安全性表现(动力电池安全、机械安全、用户信息隐私安全等尤为重要);最后,观察品牌对外公布的技术发展是否成体系,因为这直接会影响其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节奏,同时这也是资本市场或企业资金投入最为看重的一点。 

满足以上几点,消费者就可以基本放心的选择新车了。 

2023年,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会继续攀升,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还会加快,市场必定会迎来血雨腥风的竞争。如果将中国新能源车行业比作NBA的年度赛事,剥离掉之前常规赛花哨的表演,真正实力对决、硬碰硬的季后赛即将拉开序幕。 

就在这篇文章发布前一天,有消息称,今年特斯拉还会降价,预计Model 3会跌入20万元以内。倘若消息属实,友商们是跟进还是坚持?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是买涨,还是买跌呢?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免责声明

中国科技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