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信使”坚守大山十六载

2023-02-07 09:18:56     来源:人民网

“云端信使”老杨奔走在苍茫大山的蜿蜒道路上。肖旗隆摄    

7点50分,踏着破晓的天色,老杨和他的摩托车准时出现在单位。这天是2月3日,农历正月十三,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水珠挂满了他的雨衣。

老杨名叫杨桢桂,是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邮政分公司的一名“乡邮员”。高高的个头,黝黑的皮肤,一张“国字脸”上经常露出憨厚的笑容,身边人都习惯喊他“老杨”。

老杨是一名有着2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也是单位里唯一一个跑山区的邮递员。他负责南岳镇延寿村及寿岳乡周边5个村的邮件投递,服务沿线近万名群众。

南岳衡山祝融峰海拔超过1300米。山路十八弯,常年云雾缭绕。穿行山间的老杨因此还获得一个雅称:云端信使。

一条邮路,十六年的坚守

老杨到单位之前,当天的首趟邮车也准点驶进了邮局。老杨脱下雨衣,快步走到邮件分拣区,埋头忙活起来。

从他寿岳乡龙凤村的家里到邮局,最近的一条路也有30公里,骑摩托车得四五十分钟。为了确保在8点前能到岗,老杨从2007年开始干这份工作至今16年来,无论酷暑寒冬,一直保持着早上5点多起床的作息习惯。

今年有些特殊。到8月份老杨就满60岁要退休了。“尽职尽责站好最后一班岗。”过完春节,站在新一年的起点,老杨对自己提了要求。

南岳邮局目前有5个“投递段道”,各有一名责任投递员。老杨的段道是“乡9段”。在邮件分拣区,他的同事会先按不同段道把邮件做一次分类。然后老杨把自己段道的邮件拿到分拣台,再按沿线投递点进行细分。

“这里每个格子都对应一个投递点。”他指着分拣台上方的一个格子柜向记者介绍道。跑了十多年,老杨熟知沿线各个投递点的情况,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分拣。

伸手抓起一个已经褪色、泛白的帆布邮包,老杨把当天上午要投递的报刊、包裹等物品妥帖地装进邮包两侧,并把邮包放在摩托车上固定好。

当天老杨走的是西线,从岳林村到船山村。这是他负责的三条投递线路中,路程最长的一个:往返70多公里,全是山路,需要近3个小时。

山间气温低。为了御寒保暖,老杨的摩托车可谓“全副武装”:两个车把手一边各装了两副手套;车头上罩着一件厚棉衣,能盖住双腿;雨衣四周缝了一圈蛇皮袋,加长、加宽了不少,以更好地遮风挡雨。

小雨未歇。老杨最后又对邮件检查确认了一遍,便抬腿跨坐在摩托车上,双脚撑地,把雨衣从头上套下来,再戴好头盔,然后“嗡”地一声把车发着,冲进了如丝的细雨里。

一种精神,父子三人的接力

沿山而行,雾气渐浓,寒风刺骨,湿漉漉的水雾扑向人的脸。

户外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雨雾被低温凝结。有些路段的路面上已经结了薄薄的一层冰;道路两旁草木枝叶上缀满冰霜,形成了连片的雾凇景观。

老杨放缓车速,小心地驾驶着摩托车一路蜿蜒前行。走了约摸半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大拐弯处时,他的手机响了。

“一个客户问外地寄来的文件今天大概什么时候送到。”老杨停在路边,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接完电话,转头对随行采访的记者说。

老杨能理解收件人的着急。一般只有下大雨,或者道路结冰实在没法走的情况下,才会暂时缓一缓。若遇到天气差、又有急件的情况,“步投”也要送到。

“步投”即步行投递。2007年老杨刚跑这条线时,路还没修好,是砂石路,有近一年的时间全靠“步投”。

“邮包重七八十斤,得用扁担挑着。一天下来要走30多公里。”对那段经历老杨至今记忆犹新。“到了深冬,路上结的冰厚厚一层,走路都打滑,要在鞋子外面再套一双草鞋才行。”

其实,最早走这条邮路的并不是老杨,而是他哥哥杨应华。从90年代末便开始了。后来他父亲又接了过去,一跑就是五六年。老杨是从父亲手里接过的接力棒。

算下来,父子三人在这条邮路上接力跑了有20多年。

老杨说,父亲和哥哥都是十分吃苦耐劳的人。干一件事,便会使尽全力,从不抱怨。他“步投”不到一年就骑上了摩托车,已经很知足了。

“这点毛毛雨,根本不算啥。”再次出发前,老杨用不以为意的语气说。

实际上,尽管披了雨衣,但当时他的棉衣棉裤外层迎风面也已经被雨水打得湿透。腰上还贴着治腰痛的膏药。

老杨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山间气温低、湿气重,山路坡陡弯急,线路又长,老杨常年骑摩托车跑,落下了腰痛和老寒腿的毛病。

老杨估算了一下,自己一天的投递行程近100公里。16年累计走了40多万公里。光摩托车就先后换了四辆。

他说,虽然这条路跑起来辛苦,但每次看到收件人的笑脸,自己也很高兴,会有一种成就感。那时候就觉得,累也值得!

一份担当,见证发展变迁

“滴”,伴着一声响亮的鸣笛,老杨一个刹车,摩托车稳稳停在了一栋房屋门前的地坪上。这里是寿岳乡船山村村民申楚金家。

85岁的申楚金和老伴廖桂英循声走出来。老杨麻利地下车,伸手从邮包里拿出一份《快乐老人报》,迎着递了过去。

这是村里专门为能识字、有阅读习惯的老人订的,共有5户,老杨要挨个送到,一周两次。

“我小时候上过学堂,大部分字都认得,能看懂,也爱看。”从老杨手里接过报纸,申楚金和老伴脸上堆满了笑。

虽是高龄,但老两口耳聪目明,谈吐清晰。他们对于老杨每周两次的到访满怀期待。每次都要热情地喊老杨进屋去坐坐,喝杯茶。

老人的儿子申志平对记者说,以前路况差,村民外出不便。老杨跑得勤,平时会让他帮忙捎带一些日用品。春耕时,还会让他带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资,“他热心肠,都是满口答应,从不嫌麻烦。”

“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老杨感叹道,过去是泥巴路、砂石路,路窄又坑坑洼洼,进出确实困难。如今,经过拓宽的柏油路一路通到山顶。汽车也普及了,比他骑摩托车更方便,托他捎东西的人自然少了。

山还是那座山,只是不再闭塞。

“以前比较多的书信和汇款单越来越少。如今更多的是各种电商包裹以及证件、文件等。”提及这些年亲身经历的变化,老杨语气有些激动:“以后接手的人可能不会骑摩托车送件了。要是再年轻几岁,我也想去考个小车驾照,再跑上几年!”

记者道别时,“云端信使”老杨还继续穿行在这片苍茫的大山之中。他的身影在蒙蒙雨雾中渐行渐远,车尾左右两个橘红色转向灯不停闪烁着,醒目而明亮;摩托车发出的“嗡嗡”轰鸣声,在山间久久回荡。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