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年前鱼化石中发现最早脊椎动物大脑

2023-02-08 09:42:29     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一个多世纪前,一块3.19亿年前的鱼化石在英国一煤矿中被发现。它的头骨显微CT扫描图表明,这是保存完好的迄今世界上最古老脊椎动物大脑。


Coccocephalus wildi的头骨化石,这是一种3.19亿年前在河口游弋的早期辐鳍鱼。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据扫描,该大脑及其脑神经大约有2.5厘米长,属于已经灭绝的早期辐鳍鱼纲下的Coccocephalus wildi(以下简称C.wildi)。美国密歇根大学主导了这项研究,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研究作者表示,这一发现为人们了解今天存活的主要鱼类,即射线鳍鱼的神经解剖结构及其早期进化过程打开了一扇窗。

研究人员认为,C.wildi是一种早期的辐鳍鱼,大小与鲷鱼相当(15—20厘米长),生活在河口,很可能以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头足类动物为食。射线鳍鱼的脊骨和鳍由称为射线的骨杆支撑。

当鱼死后,其大脑和脑神经的软组织在石化过程中被一种致密的矿物取代,这种矿物以精致的细节保存了它们的三维结构。

鳍鱼在大脑的早期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特征。胚胎神经管通过前脑背壁的外翻(向内折叠)生长。这导致前脑形成在两个不包围脑室(充满脑脊液的空腔)的实心半球中。这与所有其他脊椎动物的早期大脑发育都不同,例如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

但研究人员发现,C.wildi并非如此,它是辐鳍鱼中唯一没有表现出其群体典型大脑发育的例子。它的大脑以与其他脊椎动物相同的方式发育,使其不同于所有现存的辐鳍鱼。研究人员说,C.wildi没有外翻前脑,这一特征是该群体后期进化而来。

软组织,如大脑,通常腐烂得非常快,这意味着身体这些部位的化石所剩无几。这就是为什么在博物馆中保存的大多数化石都是身体的坚硬部分,例如骨骼、牙齿和贝壳。因此这一偶然发现也为保存脊椎动物化石中的软组织提供了新见解。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免责声明

中国科技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 衡阳县关市镇盘石完全小学虽地处偏远山区,却是湖南省青少年科技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学校。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就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小星火杯先进集体、全国农村中小学科技小星火计划活动先进集体,获得过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优秀活动奖、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选评组织奖、全国少工委颁发的创造杯三樽。建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类奖项500余项。学校首任校长在197
  • 三月初,阳光明媚,生机勃勃,衡阳县科协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普及科普知识,增强科学意识”的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关市盘石完全小学隆重举行。该校綦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这是我校师生期盼望已久的活动,更是我校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内涵发展,形成学校特色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值此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对活动的开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在新课程改革的'攻坚阶段,在师生科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