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母乳喂养,听听妈妈们怎么说

2019-09-12 18:10:09     来源:凤凰网公益

9月11 日上午,一场关于《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的座谈会,在广州市人大机关大楼东楼羊城论坛会议厅举行。这次座谈会,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办,母乳爱志愿服务队协办,座谈会特别邀请了多位母乳喂养的妈妈到场,听取并收集母亲们对于如何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促进母乳喂养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母乳喂养,既有利于婴儿获取必要营养物质,提高其免疫力,又有利于母亲产后恢复,还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亲心理健康和婴儿心智发育。在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当下,促进母乳喂养无疑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保障母婴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和谐等具有重大意义。

广州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引领作用,也应当在提升国民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母乳喂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医疗机构、公共设施和场所、用人单位、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主体,通过立法来调整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利益和规范各方责任,有助于建立多方共同支持的社会体系,提升全社会对母乳喂养的认同度和支持率,为实施母乳喂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目前,国家、省尚未出台这方面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广州先行一步,正在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建立完整的支持体系,倡导和促进母乳喂养,切实保障哺乳期妇女的合法权益,提升本市文明水平和城市形象,营造有温度、有情怀、有格局的国际化大都市。

2019年1月,由74位代表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联名提出了《关于立法促进母乳喂养的议案》。大会主席团经过研究决定将该议案交由社会建设委员会在闭会期间审议。5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立法促进母乳喂养的代表议案的处理决定》,启动了促进母乳喂养立法工作。7月30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草案和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提出的《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草案修改建议稿)》进行了第一次审议。

直至目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为进一步做好该法规案的制定工作,先后发函征求近90多个单位的意见,分别召开听取立法顾问和立法咨询专家、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和区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行政相对人等意见的多场论证会、座谈会。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并拟于今年9月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二审表决通过。

在此之前,特别举办了这场面向母乳妈妈及其家庭成员的意见征询座谈会。

现场,有近40组家庭到场,近半数的妈妈纷纷发言,表达对这个母乳喂养促进条例的意见及建议。其中,最受母乳妈妈关注及讨论的,当属母乳喂养知识的正确普及用人单位对于哺乳假执行这两大内容。

妈妈们指出,母亲要坚持母乳喂养,需要得到很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来自家人的支持、来自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来自社会环境的配套服务。希望政府可以为母乳喂养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卫生健康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活动,为母乳喂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活动,积极学习母乳喂养知识。有妈妈直接提出,希望明确参加母乳喂养宣传活动,是夫妻共同的责任。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一条例的出台,可以更有效地规范医疗机构及医护工作者对于促进母乳喂养的各项工作,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等相关规定,发挥助产机构在促进母乳喂养工作中的作用。例如在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其他医疗机构应当将母乳喂养知识纳入重点科室的岗位培训。第九条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进行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保健时,向产妇及其家庭成员提供有关母乳喂养等知识。第十一条规定禁止医护人员在不符合医学指征情况下,建议哺乳期妇女使用母乳代用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不得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不得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者的馈赠。

现场,几位妈妈也表达了对用人单位在对哺乳妈妈关爱、对哺乳假的执行是否到位等方面的担忧。在这次的条例中,也有专门对于用人单位建设母乳哺育设施的规范要求及对哺乳期女职员的工作保障要求的规定,妈妈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条例的出台,让她们找到“维权”的支持力量。

母乳喂养虽属于个人家庭事务,但为哺乳期妈妈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设施,是对哺乳期妈妈的关爱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地作为,带动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一次的母乳妈妈专场座谈会,收集到的都是母乳妈妈们最关切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民主立法,立法为民的工作要求,立法的步骤及意见征集的公开化,也值得各部门各省市工作借鉴参考。妈妈们也希望,敢为天下先的广州,可以让这部有可能是中国首部促进母乳喂养的地方性法规尽快正式落地,给与妈妈宝宝更多的合法保障。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