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学考证:三危佛光的由来

2020-07-14 09:16:38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三危山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屹”。三危山东西绵延数十里,主峰隔"宕泉"(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

三危山雨过天晴,空气清新的清晨或黄昏之时,只见三危山这座陡然崛起、劈地摩天的大山之巅,在日出或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放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如果你此时正在敦煌干佛洞,你会欣喜若狂地大叫:"我看到了佛光。"这种奇特景象,千百年来,曾引起过多少文人墨客的注视。

最早记录这一现象的,是唐朝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碑文记载:"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年),有沙门乐尊,戒行清虚,执心活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文中所指的即三危山,所造的龛像,就是敦煌于佛洞最早的洞窟。

那么,乐傅和尚看到的这幅美妙的景象,应该做何解释呢,要了解这个秘密,必须借助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

我们先看三危山的地理环境。我国最早记载山川地形的《尚书·禹贡篇》中就有"窜三苗于三危"的话,可见早在新石器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了。若登上山巅,可东望安西,西尽敦煌,山川树木,尽收眼底,所以古来又有"望山"之称。可见,古人所谓"座镇敦煌第一山,谁移泰岳到阳关"的诗句,读来并不夸张。

形成地质科学考察证明:三危山纯为沙浆岩层,属玉门系老年期山,海拔高度约1846米,岩石颜色赭黑相间,岩石内还含有石英等许多矿物质,山上不生草木,由于山岩成分和颜色较为特殊,因而在大雨刚过,黄昏将临,空气又格外清新的情况下,经落日余晖一照,山上的各色岩石便同岩面上未干的雨水及空气中的水分一齐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将万道金光的灿烂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

另一种情景是: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崖前有条溪,在唐代叫"宕泉"(大泉河),河东侧的三危山与西侧的鸣沙山遥相对峙,形成一夹角。傍晚,即将西落沉入戈壁瀚海的落日余晖,穿透空气,将五彩缤纷的万道霞光洒射在鸣沙山上,反射出万道金光,这正是我们有时看到的"夕阳西下彩霞飞"的壮丽景象。

实际上,无论是出现在三危山,还是鸣沙山两个方向的所谓"佛光 ",都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的自然现象。至于乐尊和尚,他为了神其佛法,显示自己的虔诚,便又有了"忽见金光,状有千佛"的玄妙说法流传干世。(文一)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