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记者”陈柏生

2021-02-25 15:50:56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人民日报》刊登纪念开国大典的文章,《人民日报》记者陈柏生跟随参加阅兵的飞机,从空中进行报道,记载这一盛事。采访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见到毛主席报告家门后被毛主席称为“人民的记者”。

1991年,纪念我国专利法实施六周年,我局联合相关单位举行“全国专利好新闻”评选,原为国家科委办公厅主任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昌同志秘书的明廷华副局长,介绍新闻界的朋友,特别推荐陈柏生(笔名柏生)任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还有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的评委委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资深教授等。

我时为局团委书记参与这一组织服务工作,包括“美团跑腿”接送陈柏生主任评委并在车上交谈。局交通科司机班青年司机共青团员于嘉驾车,带我们去给各位评委专家送参评稿件,那时没有快递,依据专家所提供的地址,我们穿行在大街小巷,尤其是在东城区的小巷进院入户,宛如老电影中捕捉目标……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家送取参选稿件,等待中,听其接听相关受邀的电话。

两种职业工作,特别强调“勤快”,一是记者,二是律师。评选期间“催问”百忙当中记者们的工作进程,不宜直接发问,艺术性地拨打电话,您就我们的评审还有什么需求?“精明老道”的老记立刻明白我们在“变相”地提醒催促他们的评选工作。终审会上,有老记说,专利局有批年轻人,很精明。

至今还记得部分一等奖获得者的名字及其单位,蒋建科(《人民日报》科技部)、李德金(《人民日报》海外版)、李莉(《法制日报》),还有新华社等单位的同志。蒋建科同志是唯一仍然活跃在专利及知识产权领域的全国专利好新闻“黄埔一期”得主。

往事绝不如烟。我现在像写信一样,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能记起多少就写多少。粗线条模式,算是“向导”(Guide),有兴趣自己“百度”吧。

链接邓拓的《燕山夜话》相关论述:我的做法基本上是无计划的。我常常想到、看到、听到一些东西,觉得有了问题,随时就产生一个题目;每一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和观点,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一点时间,就自己现有的水平,有什么写什么;写时,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思维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

创作灵感是作者思维活动的高潮的产物。灵感是人的创作思维高度集中的产物,它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科学技术的研究,都有巨大作用。只有在思维活动最紧张时,大脑才能把对于客观事物的各种反映,加以分析和综合,得出全面系统的认识,产生鲜明的形象,或者掌握科学的规律。只有平日对于实际生活深入体验的基础,才有可能在某些时候接受偶然的刺激,或者由于某些事物的启发,引起联想,因而触动蕴藏已久的灵感。这和偶然的灵机一动迥然不同(同前)!

(2021年2月23日马秀山)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