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瞬间泪崩

2021-05-07 12:32:40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朋友圈一则:《悬崖之上》一幕,张宪臣决定牺牲自己保全战友,诀别之际,战友再三追问,张宪臣赧然开口:“还有一件小事,在马迭尔饭店门前的小叫花子里头,有我的孩子”。那语气就像在说:“今天我要加班,你能帮我接下孩子吗”……瞬间泪崩。

电影中的谢晋元开战在即,托人将孩子带回家乡,临行前“叮嘱”受托之人,孩子平安到家,是其福分。如有意外,绝不埋怨!

第18军进藏,军长张国华携子发兵,政委谭冠三将幼女送给地方乡亲并明示放弃……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钟表匠平静地向自己的徒弟交代后事,怀揣手枪从容地走向敌人的伏击圈。一路上他向街上熟悉的邻人打着招呼,道着“你好”,安详得像去赴一场朋友的宴会。而他所走过的那忙碌而平常的街区景象所给予观众的情绪感染,以平凡的场景所衬托的英雄光彩,远比运用枪林弹雨场面展示上下翻飞、击杀敌人的英雄形象更加动人(《中外电影名片导读》)。

钟表匠,是慈祥父亲,对女儿充满父爱;影片两次出现他将待修的钟表指针拨到正确位置,说明他非常敬业;为了南斯拉夫的解放事业,他时刻准备牺牲自己,但又不轻言牺牲,他对女儿的叮咛“有些人投降了,有些人在战斗,有些人在等待,而你必须等待”,以及赴死前告诫徒弟学好手艺、不要虚度人生等,都说明了他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以及个人责任都有着相当深刻成熟的理解(同前)。

影片就清真寺假联络员的圈套,“要赶快通知瓦尔特”!“怎么通知?他像旋风一样,一刻也不停留”。“时间快要到了,得想个办法啊”。“你已经尽到你的职责,剩下的就交给我吧”。看到远处的瓦尔特在苏里等人的陪伴下正向清真寺走来,他赶紧加快了脚步(影片录音剪辑)。“瓦尔特怎么没来”?“他让我带个信儿”。“什么信儿”?“对你对我都是最后一次”。钟表匠随即枪击假联络员给瓦尔特示警。

钟表匠在清真寺被敌军子弹打死时,出现一个视点缓缓升高的俯拍镜头,表达人们对死者的热爱和怀念,仿佛人们的眼睛不愿意从倒在落叶纷飞的土地上的死者移去。通过视点选择形成的感觉表达极为丰富多彩,难以简单概括把它们总结出来(《电影美学》)。

《偷自行车的人》誉为意大利20世纪40年代新现实主义的典型影片,故事来源于报纸上极其普通的新闻报道,一个人和他的孩子在罗马街头奔波了24小时,寻找他们丢失的自行车,结果却是一场空。两行字的“一句话新闻”作为当时社会现实的缩影,给了德 西卡很深的心理刺激和灵感,从而选择了这个看似简单一般的事件作为影片的内容(《中外电影名片导读》)。

(2021年5月6日马秀山)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