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公益说,两代足协掌门人的【标签】

2021-03-22 09:39:35     来源:《足球》报

足球报

发布时间:03-2116:10足球报官方帐号

文/段离2004年12月底,当52岁的阎世铎在香河基地,喊出足球是“具有产业性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时,48岁的陈戌源,还是上海港务局的副局长,上港集箱的董事长。距上港集团成立,还有不到半年时间,离陈戌源担任上港集团总裁,同样不到半年,离陈戌源成为上港集团老大,还有7年。

16年后的3月19日,面对央视白岩松,64岁的陈戌源,重复了当年阎世铎的论调,“足球本身是社会公益产品,投资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中国足协,两个最能说的掌门人,有了相同的“标签”:足球即公益。

陈戌源和阎世铎之间,隔了谢亚龙、南勇、韦迪、张剑、蔡振华5位,不知道对这位前辈,陈戌源是否了解。

和他比,阎世铎这位出自总局政策法规司,担任过总局办公室主任,主持了《体育法》起草工作的前辈,不到5年的足协生涯,“概念”不断。

2001年“深圳会议”,阎世铎提出了“人民足球”,阐述“搞足球为人民办事,要把营造足球扭转作为人民文化生活需求来搞”;2002年“塘沽会议”,他又翻新提出“快乐足球”,阐述了“健康联赛,稳定压倒一切”的论调并停止升降级;2003年,在风声鹤唳的混乱背景下又抛出了“和谐足球”观点;2004年,他又制造了“公益足球”的概念,足球,是“具有产业性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当时,外界给阎世铎的这一系列动作,定义为“一场有预谋的政治骗术”,认为他是混淆视听,目的是试图掠夺投资者的正当经济利益,以行政垄断机构的特权控制市场,逃避若干年来在市场领域里出现的种种失误与问责。

这几个“帽子”,结合当年俱乐部想要权利的声音,是契合实际的。

但我以为,陈戌源和阎世铎,还是有不同的,他的“词儿”,似乎不多,印象最深的,一个是“难道良心已死吗?”一个是“我们的足球是有文化的。”

但似乎,至少有一个,被打脸了。

至于“公益足球”,一个已经被前辈说过,被外界批过的词,居然又拿了出来,只能说明,他真的不知道这段历史或者说过往。

当然,也许他不在乎。

陈戌源这番话的背景,是强推中性名,足球资本思退,江苏和津门虎背后金主放弃足球之后,虽然圈内认为,足球依旧有市场,但外界的定义却是“寒冬”。

足球,确实有公益属性,这一点,国际足联也不否认,但是,这不妨碍他们追求利益最大化,世界杯扩军已经不能满足资本的要求,缩短年份,两年一届,成了新的动议。

说到底,一个字:钱。

但是,陈戌源却想让连年亏损、入不敷出的投资人继续坚持,我想问的是,“难道良心已死吗?”如果觉得这句话重了,我把吴金贵指导那个捂着胸口的动作,送给你。

其实,关于足球的正确认知,16年前已有公论:足球,是具有社会公益事业性的产业,而不是具有产业性的社会公益事业。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陈戌源的“理论”,具体请对号入座。

需要说明的是,阎世铎下课后,外界给他的终极标签是“一个掣肘中国足球发展的政客”,不知道陈戌源将来离开的时候,得到的是什么。

举报/反馈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