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有话说!

2021-08-25 15:17:27     来源:腾讯网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广播

联合推出系列访谈

《乡村振兴谱新篇》

FM106.6 AM693 早上7:30---8:30

今年以来,陕西省乡村振兴局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目标,持续在特色产业发展上稳扎稳打、体制机制保障上优化细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系列广播访谈《乡村振兴谱新篇》将对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优势经验、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关注报道。首期节目关注宝鸡市多举措推进稳岗就业工作。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文丽做客系列广播访谈《乡村振兴谱新篇》

今年以来,中央和省上对做好脱贫攻坚过渡期内就业帮扶工作新旧政策衔接作出了安排部署,宝鸡市坚决落实中央和省上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他们不返贫。在落实具体帮扶政策方面体现了“六个亮点”“一个不变、三个有变化”“十六条继续坚持”。

“六个亮点”:一是把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就业帮扶、就业援助范围。二是把就业服务功能作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重要内容。三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过程中,优先安排脱贫人口从事相关工作。四是支持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一批培训基地和技工院校。五是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按比例安排就业机制,吸纳搬迁群众就业;六是将就业帮扶情况纳入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

           

“一个不变”是雨露计划政策保持不变。“三个有变化”:将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由补助个人向补助市场中介转变;对跨省就业的脱贫人口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由外出务工补助变为跨省务工补助,补助范围缩小;对就业帮扶车间以工代训政策,延续到 2021 年年底。岗位开发、项目带动、就业培训等 16 项政策继续坚持。可以说,过渡期内的就业帮扶政策不但没有减少,而是更加优化完善。

           

宝鸡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邓智勋做客系列访谈《乡村振兴谱新篇》

目前,宝鸡市脱贫人口就业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就业渠道不断拓展,就业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

强化组织引导输转一批。精心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推动县区创造条件将招聘会开到脱贫人口较多的镇村,方便群众参加招聘活动。加大“秦云就业”微信小程序推广应用,实现人岗智能匹配。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作用,支持千阳、麟游等县区探索组建劳务扶贫公司,拓展转移就业渠道。深化苏陕劳务协作,有序组织脱贫人口在协作企业就近就业或帮扶地区稳定就业,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7人,其中脱贫人口284人。

           

依托各类园区带动一批。围绕农业“3+X”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有序组织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入园务工、嵌入全产业链。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嵌入式”产业帮扶示范基地434个,现代农业园区207个,带贫益贫合作社1035个,产业覆盖脱贫户12万户,培育致富带头人3020人,带动6.29万户脱贫户实现务工增收,实现了园区发展和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双促双赢”。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一批。在抓好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为期3个月左右的中期技能培训,让脱贫群众系统接受具有地方特色、贴近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力打造“凤翔泥塑艺人”“西岐名吃·美食师”“千阳苹果师傅”等为特色的“宝鸡技工”劳务品牌,形成了“中期培训+稳定就业+长效增收”新模式,实现了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近年来,累计开展中期培训3962人,其中脱贫人口1800人,中期培训后就业率超过65%。

发展社区工厂吸纳一批。累计创建村镇工厂(社区工厂)119家、就业帮扶基地154个,吸纳就业2.39万人,其中脱贫人口5164人。下一步,还将对有就业需求和办厂条件的村逐步建设村镇工厂或就业帮扶基地,使更多的农村群众离土不离乡、亦农亦工,实现务农、务工双收入。

用好公益岗位兜底安置一批。在安置比例不低于50%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目前,全市共设置乡村公益性岗位8100个,其中安置脱贫人口5359人。今年又将公益性扶贫资产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形成“1+N”管理机制。优先聘用脱贫“弱劳力”和“超龄劳力”作为管护人员,解决其就业难题。

鼓励返乡创业带动一批。持续提升12个县级和91个镇级创业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培育“返乡创业带头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创业或带动脱贫人口就业。

           

宝鸡市千阳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王晓军做客系列访谈《乡村振兴谱新篇》

千阳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曾属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后,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举全县之力,打出一套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组合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5%,其中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达到了88%。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7.7%。

           

搭建“三级平台”。按照“靠近产业园、靠近镇区、靠近县城”的原则,在全县最大的集中搬迁安置点安馨家园小区,投资38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的县级公共实训基地。集“创业服务、公共实训、电子商务、政务审批、银企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为全县劳动力和创业者提供“从起点到终点”的“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年可实训城乡劳动力千人以上,带动就业万人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向镇村延伸,在全县先后建成5个标准化镇级创业中心、8个村级扶贫就业服务公司和65个村就业消费扶贫办公室,全方位为城乡群众和脱贫人口提供就业服务。

坚持“三色预警”。把连续务工6个月以上的稳定就业人员纳入绿色台账,每半年回访一次;3个月以内的季节性务工人员纳入黄色台账,每两月核查一次,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参加培训;弱劳动力及家庭有拖累无法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红色台账,每周进行“一对一”跟踪帮扶,直到实现就业。三色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开发公益岗位托底安置。

打造“四大品牌”。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千阳苹果师傅”、“千阳绣娘”、“千阳保姆”、“千阳技工”四大劳务品牌。依托县海升现代产业园建成千阳苹果“田间大学”,实地培训、考核认定“苹果师傅”169名,变农民为技工、果农为专家,日工资150元以上。依托县实训基地建成集加工、展示、培训、销售为一体的“西秦刺绣”产业园,将1万余名留守妇女培育为“千阳绣娘”,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刺绣产业年产值达6500万元。与家政机构联合开展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烹饪等家政实训,1200多名“千阳保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业,人均月收入近万元。利用县职业中专实训基地和继红学校社区工厂,定向培育电焊、叉车、数控等“千阳技工”,培训后就业率达70%以上,月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目前,“四大劳务品牌”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27%以上,其中脱贫劳动力1253余人。

           

宝鸡市陇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郑建林做客系列访谈《乡村振兴谱新篇》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陇县进一步突出就业带动作用,聚焦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持续发力、综合施策,千方百计扩就业促就业稳增收,2021年全县脱贫人口劳动力就业达到4.2万人。

高位推动抓就业。一套班子抓。县、镇成立了劳务协作办公室等工作机构,建立了劳务协作联席会议和协调推进机制,搭建了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形成了多方协作、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一套制度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实施国家级就业服务标准化项目,搭建了技能培训、创业贷款、失业保险、劳动力转移就业等6个服务模块,促进稳岗就业深入开展。一套政策扶。出台应对疫情影响稳就业促发展“十条”措施,财政全额保障,从劳务输出、自主创业、增设公益性岗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外抓输出促就业。建立实名登记数据库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5个花名册,实行全程跟踪、动态监测。搭建就业手机APP平台,帮助脱贫人口“网上招聘、掌上就业”。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视、短信等传统宣传模式,引导群众就业择业。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成立“陇县外出务工人员党支部”,设立了陇县驻江苏劳务协作工作站,为务工人员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

依托产业带就业。实施羊乳富民工程。坚持把奶山羊作为全县主导产业,以羊场和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行“入股分红、分户扩群、基地带动、协议种草、就业务工、技术培训”六种羊乳富民模式,全产业链带动脱贫户增收。实施旅游增收工程。依托关山草原、龙门洞等5个A级景区、全县12个全域旅游示范村,完善旅游业与脱贫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聚力打造清洁能源、绿色食品、新型材料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四个工业集群,带动群众就业。实施农业带动工程。大力发展以“陇县五宝”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全县脱贫户1.2万户。

社区工厂就近就业。建设“1+17”社区工厂(苏陕工业园和17个村镇工厂),促进脱贫户家门口择业、零距离就业。同时,全县落实公益性岗位3769个安置就近就业,其中争取省市农村公益性岗位、护林员等专岗2251个,县上自主开发村务管理员、防疫公岗、困难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等1518个。

政策支持保就业。疫情期间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稳住就业岗位。加强技术培训。在23户企业开设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班,在农村举办奶畜养殖、果树管理、中药材种植等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全面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就业率。加大务工补贴,支持自主创业。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主要靠产业就业,

产业发展周期长,

易受各种因素影响,

短期难以见效。

就业是脱贫人口最直接、最有效的

增加收入的途径。

宝鸡市坚持把稳就业

尤其是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今年上半年稳定脱贫人口收入、

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

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