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旅融合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2021-12-03 11:15:45     来源:东方财富网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加速融合,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云南基本实现省、州(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滇西抗战纪念馆、省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有公共图书馆151个、文化馆149个、博物馆149个、美术馆4个、非遗中心27个、乡镇文化站1450个,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世界自然遗产3项、世界记忆遗产1项,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9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0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5项,影院369家、广播电视台137个、出版物发行单位3101家。

2021年,昆明市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红河州国门文化形象工程项目、昭通市深度贫困地区基层文化能人培养项目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文化建设持续繁荣发展

“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送戏下乡等惠民演出达48283场次,观众达6000余万人次。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国务院列为中国政府2022年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2019年,云南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项;2021年,22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到2020年底,省级备案博物馆增至161个。

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就展》入选2021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国家文物局重点推介展览项目。

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推出

云南省新创、原创《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桂梅老师》《农民院士》《幸福花山》等大型舞台艺术作品50余台。电影《索道医生》、电视剧《杨善洲》、广播剧《打工局长》等作品分别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奖项。

截至目前,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累计104人次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文旅融合扎实推进

云南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深入推进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等。“旅游+”“+旅游”持续深化,建成建水紫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0余个文旅融合示范景区、90余个示范小镇以及示范村;打造民族节庆、体育赛事、旅游演艺和“彩云之南等你来”等文旅融合活动品牌;完成国家长征文化公园(云南段)规划并有序推进;推出10条非遗主题、22条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开展红色旅游示范项目、6个遗址公园、8种博物馆集群和6个博物馆群落建设,推进“非遗、文物、博物馆+旅游”,让文物活起来、文化遗产火起来。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云南省文化产业保持较快发展,规模进一步壮大,文化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2012年至2019年,云南省特色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98.97亿元增加到784.32亿元,占GDP比重3.38%。2012年至2020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从337.8亿元增加到687.59亿元。

目前,云南省有22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6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昆明市创建成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博会、七彩云南赛装节等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重要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成为云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长点。

文化和旅游行业扶贫带动8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累计实施文化和旅游扶贫项目超过5700个,实现乡村文化和旅游投资1032.4亿元。据测算,云南省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9.25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7300亿元,综合带动80.85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着眼未来,云南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文化与旅游双轮驱动,深入实施“文化润滇”行动,持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2021云南文博会黄兴能摄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全省5个万亿级产业的重要支撑,努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明确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和“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理念;深入实施整治乱象、智慧旅游、品质提升旅游革命“三部曲”;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进程。同时,将文化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研究和探索新思路、新体制、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

创建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位于蝴蝶泉附近的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是中国最大的白族聚居自然村落,常年居住人口在1万人以上。2007年,周城村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白族扎染艺术之乡”。

游客来到周城村观景、体验扎染技艺、品尝白族美食,流连忘返。周城村已发展餐饮业46家、旅游产品销售300余户、扎染作坊18户、民间扎染博物馆1家,年产值达900多万元。扎染技艺带动了6000多名周城村村民及周边妇女就业,年销售收入达7000多万元,80%以上的产品销往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进建水紫陶产业园,具有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风范的紫陶艺术品吸引着观众的目光。2017年,建水紫陶产业园成功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占地358.87公顷。建水紫陶产业园由紫陶产业发展集聚的核心区,人才培养实训区、产品研发区、物流配套功能区组成“一核三区”,集创意、生产、展示、市场、体验为一体。核心区域内的紫陶文化创意园、紫陶文化主题街、紫陶小镇,将生态、文化、休闲和旅游融为一体,入驻了一批紫陶生产销售、产品展示、原料配送企业,为紫陶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建水紫陶贺凯摄

目前,云南省已建设了160个文化和旅游景区,推出80条精品文化和旅游主题线路,创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品牌——建水紫陶产业园区,昆明、大理、丽江等7个城市被列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创建单位。此外,云南省建设5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和旅游特色村,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88个。

“金木土石布”彰显产业特色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莲池乡查利么村,彝绣成了支柱产业。查利么村委会为了让搬迁群众在此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协会+公司+车间+绣女”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全村妇女参与彝族刺绣,还有男性村民也加入到刺绣行业中。目前,全村每年可生产大小绣品20多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300多万元。永仁县先后成立了永仁县彝族刺绣协会、莲池乡彝族刺绣协会等3个协会、12个刺绣分会,扶持示范户36户、彝绣企业3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2019年,永仁县彝族刺绣车间在查利么村建成投入运营。妇女们制作的绣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

怒江是碧玺产区,怒江人兰慧明于2008年成立怒江泸水兰若珠宝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碧玺、彩云玉、独龙江和田玉制作成精美的文创产品,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兰若珠宝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2018年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龙头企业”称号,2020年在云南省20家文创企业中榜上有名。公司的碧玺精品采用丙中洛、德贡公路、茶马古道、怒江金丝猴等怒江元素,其作品“独龙江最后的马帮·彩云玉”获得2019南亚东南亚品牌文化旅游商品国际大赛优秀工匠奖。2018年以来,公司每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2019年6月,公司“兰若”碧玺私人博物馆成立,成为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缅孟印宝玉石文化研究基地、兰若珠宝文创中心、大学生孵化创业基地、少数民族就业培训中心等。

2013年,云南出台《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金木土石布”为核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原来藏在深山和边远村寨的刺绣、土陶、木雕、银饰等被推广到全世界。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剑川木雕、开远根雕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石林阿着底、鹤庆新华村、剑川狮河村、腾冲荷花乡、香格里拉尼西村等50多个村寨通过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村群众收入、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成为云南省各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

艺术精品引领演艺新潮

由杨丽萍出任总编导并领衔主演的《云南映象》,以5000多场次国内外商演的成绩,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缩影。如诗如画的《丽江千古情》、美轮美奂的《梦幻腾冲》等一批经典旅游演艺剧目的成功打造,成为了云南艺术精品工程的典范。

近年来,云南积极实施艺术精品工程、民族文化工程和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建设,培育出了七彩云南(国际)民族赛装文化节、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等10个节庆活动。同时,积极推动“旅游+非遗”,依托85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培育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和研学基地,打造《云上红河花楼恋歌》《老达保拉祜民歌》等一批非遗演艺节目;积极推动“旅游+红色文化”,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滇西抗战纪念馆、松山战役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经过不懈努力,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加速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